编者按:21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学前教育入园率达96.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2%,分别比上年提高1和1.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7.7%,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这一组组数据,反映了过去一年的变化。回望2013年,福建教育民生之变,正在我们身边发生。
基础教育:86%学校实现标准化办学
2013年基础教育进一步惠及民生,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有效突破。
新增8.6亿元,专项支持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提高城乡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投入20.6亿元,确保中职免学费制度等4项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完成。
86%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实现标准化办学。67%高中达到省三级以上标准,86%在校生在达标高中就读。
城区中小学新增学位6.8万个,接收86.1万名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其中,87.8%在公办学校就学。
制订新一轮农村学校布局规划,近95%的小学生单程步行上学时间在30分钟以内。对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和教学点,实行最低标准单独核算公用经费保障。实施农村
寄宿生营养改善等工程,惠及32.5万名农村留守儿童。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三年增加幼儿学位35万个,安排专项资金5238万元,一次性补助普惠性民办园1746所。设置农村偏远地区幼儿园支教点105个,选派174名志愿者支教。
新补充中小学教师5800名、幼儿园教师2500名,其中紧缺学科教师近40%。遴选1500名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重点培养,6500多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省级培训22000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26所实验学校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职业教育:试水招工招生一体化改革
2013年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步伐加大,职业教育吸引力不断增强。
设立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完善“五年专”招生录取办法、“专升本”等招考制度,开展高职院校与大中型企业招工招生一体化改革试点。
制定出台服务企业八项措施,促进产教对接、校企合作。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组建职业教育集团61个,参与的中高职学校221所、行业协会93个、企业1273家。加大校企订单培养力度,全省180多所中职学校与2723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3.75万名学生。
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全省中职学校一、二、三产相关专业分别占9%、45%、46%。实施县级职教中心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和信息化实训教学建设项目,新增1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和15个仿真实训基地,大力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改模式。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0项、总奖项159项的历史最好成绩。
注重推进终身教育。研发“学分
银行”信息化管理平台,探索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制度。开通“女职工周末学习网”等网站52个、学习论坛和各类学习平台43个,推出“福建终身学习在线”手机版。
高等教育:40学科排名进入国内20强
2013年高等教育进一步调结构、强服务,质量、人才培养结构有新调整,高水平有特色大学建设有新成效。
省级财政安排2.5亿元支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以及优势学科建设、本科质量工程等,推进20个省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55个省特色重点学科和210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分别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个和1个,40个学科进入国内前20名,进入前10名的学科比上轮评估增加11个。增列福建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家骨
干高职院校。
集中支持工科教育发展,新增本专科专业中工科类专业占51.9%,比上年调增11.5个百分点。推动有关高校开展校地合作,加强培养医疗、石化、石材、纺织等产业急需人才。继续实施“卓越工程师”等系列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积极落实省政府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战略合作协议,省外“985”高校在闽招生比上年增长25%。
新增1亿元用于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认定16个首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新增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25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61项、资助额5.04亿元,项目数和金额数均占全省总数的87%;高校获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8项,占全省82%。
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建分校,首开中国高校走出去先河。率先开展大陆高职学校毕业生赴台修读专升本课程试点,设立高校台湾学生奖学金,高校在校台生数1484人,约占大陆高校同期总数的六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