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账号

《学习在线协议》

登录

忘记密码?

“只要有梦想,在农村的土地上一样可以干大事” 2018-05-08     来源:福建日报     阅读数:28666

  人物名片:郑文灿,50岁,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人,在仙游县大济镇坑北村和龙坂村租了400多亩土地,种植蔬菜、水果,发展现代农业。

  我初中毕业后去广东打工,曾从事冬瓜等农产品的批发生意。我打拼得很辛苦,可一年下来,却没有多少盈余。那时,我看着许多种植大户每天进出批发市场,想到他们在家种地也一样发家致富,便寻思起来:与其给别人打工,还不如为自己打工。

  2005年,我回乡种田。刚开始,我只种了3亩地,还经常把菜挑到市场卖。虽然一家人起早贪黑,累死累活,但每亩地的年收益只有两三千元。我仔细琢磨:没有上规模,种地成不了气候。之后,我便在度尾镇承包了50亩地,种上冬瓜。

  可惜天公不作美,由于当时雨水很多,种植技术又不过关,大多数冬瓜都烂在地里,我损失了10多万元。前几年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都“打水漂”了,我和妻子忍不住失声痛哭。这次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农业种植的风险。可生活还得要继续,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我想:靠天吃饭可不行,必须发展现代农业。

  去年3月,我来到大济镇坑北村,这里的土地适合搞大棚种植。但我也有一些担心,发展现代农业一要靠政策,二要靠技术,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未知数。因此,我很小心地开始尝试,先租了200亩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给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我将承包土地的规模扩大到了400多亩,与300多户村民签订了10年土地租赁合同,每亩年租金600元。在这里,我是一个外乡人,人生地不熟。多亏村委会支持,牵头协调,我的土地规模化经营才能顺利进行。村里总共才1000多户,可我一个人就租赁了300多户农民的土地,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有了土地,劳动力怎么解决?虽然坑北村有一些村民从事古典家具行业,但大多数人还是靠种地维生,这就间接提供了许多有经验的劳动力。我成立了绿源蔬菜专业合作社,让100多名村民成为合作社的农业工人,他们每天的工资都有100元左右,收入有保障。并且,一些村民可以资金入股,成为合作社的小股东。他们既是合作社的田间管理人,也是享受分红的股东,这样,大家干起活来就更起劲了。

  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是最大的瓶颈。现在,仙游县农业局的农技人员定期前来,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比如,菜地里的青椒最怕蓟马虫害,可喷药会影响绿色蔬菜的质量,农技人员便教我们利用黄板来防治。这种诱捕型黏虫板既高效又无毒,防治效果很好。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现在,许多人从事设施农业,既可以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限制,又可以实现现代化工厂生产。这段时间,我正带领工人先在80亩的菜地里搭建钢架大棚。此前,我曾在200多亩的土地上尝试大棚种植,种出来的菜瓜出售期可延长到6个月,苦瓜则可卖4个月,收益大大增加了。

  不过,这些大棚全是竹棚,高度不够,通风不好,而且湿度很高,影响了蔬菜种植。更重要的是,发展设施农业,可以享受政府补贴,可竹棚不在享受范围内。我算了一笔账:搭建竹棚,每亩成本需两三千元;搭建钢架大棚,虽然每亩成本需2万元,但可申请各级补贴1万元,而且钢架大棚比竹棚更耐用,不需经常维修更换。因此,从长远考虑,搭建钢架大棚更合算。

  当一个现代农民,闭门造车可不行。别人的技术好,我们就要去取经。为了种好葡萄,我到山东、浙江等地学习人字架、平架等栽培技术。明年,我种的葡萄就能上市了。产品越多样化,农业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这一年,我虽然干得很累,但每天看着一箱箱蔬菜被送往浙江、上海等地,年利润将超过50万元,我就觉得很欣慰。我相信,只要有梦想,在农村的土地上一样可以干大事。

 

版权所有:福建开放大学闽ICP备 09037294号-11免责声明
指导单位:福建省教育厅主办单位:福建省终身教育服务中心   福建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   福建开放大学
咨询电话:0591-878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