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30日龙岩讯(本网见习记者 李凌生)“我还会一直唱下去,直到不能唱为止。”11月27日,70岁的郭金香坐在客厅里,语调铿锵地对记者说道。
2007年,龙岩山歌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郭金香被确定为龙岩山歌传承人。
郭金香从小就爱唱山歌,少时就在乡里小有名气。据她回忆,“当时队里要开会、组织活动什么的,都会先告诉大家我会在现场唱山歌,于是人就来得比较多。”
15岁时,郭金香进入龙岩山歌剧团。凭借着自己对音乐的执着和独到的见解,她不断学习创新,将京剧、黄梅戏、越剧等戏曲唱腔融入龙岩山歌,自成一派并由此创下了"山歌皇后"的美誉。
1999年,郭金香从剧团退休。但是,“不唱山歌就浑身不舒服”的郭金香在家赋闲两年后,重回舞台并创办了自己的剧团。
业余剧团演出专业水准
郭金香告诉记者,自己的团员全是非专业演员,来自各行各业。“一半的成员进团之前多少有些歌舞的训练,另一半则是完全没有专业基础,全凭兴趣和热情自学成才”。除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剧团的硬件条件也是捉襟见肘。由于没有专门的仓库,郭金香将剧团的道具和设备都放在自己的房子里;没有固定的排练场,她就把小区空地甚至无水的游泳池当做排练场所。郭金香说,专业的场所收费太高,她宁愿省下这个钱来更新道具和灯光等设备,保证舞台和演出效果。
在郭金香专业的调教和悉心管理下,这样一个“不像样”的民间剧团,演出节目的艺术水准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郭金香和她的团员们不仅常常到外地乃至走出国门宣扬龙岩本土艺术,而且曾经受邀分别为海、陆、空的官兵进行慰问演出。这个剧团的业务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平均每年有100多场演出。
“传承人就应该有传承人的样子”
设备要更新,人员要报酬,剧团要生存就要有收入。郭金香告诉记者,除了有关部门和企业的邀请和宣传需要,剧团主要业务收入来自于民间办喜事赚来的演出费。虽然是商业演出,郭金香却丝毫不愿降低艺术的标准,甚至经常在节目中加入现代的元素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她把每一场演出都当成展示和宣扬龙岩山歌的机会,细细打磨每个作品。她告诉记者,许多农村的客户花不起大价钱,但为了满足他们对文化的需求,也为了弘扬山歌艺术,她常常干“赔本”的买卖。面对一些人的担忧和质疑,她常常用“山歌传承人”的使命感答复:“传承人就应该有传承人的样子,那么斤斤计较经济利益像什么样子!”
谈起龙岩山歌的传承问题,她变得严肃起来。她说,除了老一辈的还喜欢听龙岩本地的山歌,年轻人都比较喜欢现代的歌舞,很少爱听的,山歌传承确实存在“断代”的危险。正因如此,她经常走进中小学校、幼儿园,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唱本地的山歌,跳民间的舞蹈。她拿着刻录好的一些教学光盘,面带欣慰地说,“有了这些光盘,即使以后我走了,后人也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龙岩山歌。”
宣传工作应该让群众“在笑声中得到教育”
除了商业性的演出,郭金香的剧团还经常接受当地政府宣传部门的“订单”。
采访的当天,记者在郭金香的家里正好遇上东城街道文化站的张培娥站长。张培娥此次前来正是为了和郭金香商量下周关于人口普查文艺晚会的事情。
张培娥告诉记者,她和郭金香已经是“老搭档”了。而她之所以每次请郭金香的剧团承担演出任务,一是因为能以业余的收费标准获得专业的艺术效果,二是因为郭金香能将宣传思想融入作品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张培娥举例说,郭金香和她的创作人员会把政策条目编成顺口溜,通过山歌唱出来,还会把案例编成故事,以小品形式演绎出来。
对此,郭金香认为,宣传光喊口号会让人觉得空洞,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文艺作品吸引观众,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解读。她说,最好的效果就是“让群众在笑声中得到教育”。
采访最后,郭金香承认,现在剧团之所以能在微薄的收入中艰难生存发展,主要靠的是她和剧团骨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如果她有一天退下来,剧团可能面临更加困难的处境。但是,乐观开朗的她又突然挥了挥手说,她相信“革命自由后来人”,总会有其他人把这副担子扛起来,把龙岩山歌传承下去。